1需签订借款合同或书写借款借据
民间借贷多发生于为亲友、熟人之间,基于出借人与借款人之间的亲情、友情关系,往往碍于情面,不好意思让借款人出具借款借据或签定借款合同。从法律的角度看,由于缺乏相应的证据,借款是没有偿还保证的,如果借款人不诚信还款或双方因亲友关系发生变化,必然会给出借方追要借款带来困难,为了防患于未然,应该要签订相应的借据,为自己的债权保留相应的证据。
2利息的约定须合法
在民间借贷中,借贷双方最容易出现矛盾的是利息问题,如果双方约定不明或者有争议,可以直接按照法律的明文规定来进行处理:
1、借贷双方对有无利息约定发生争议,又不能证明的,可以参照银行同期同类贷款利率计息。
2、当事人约定了利率标准但发生争议的,可以在最高不超过银行同期贷款利率的4倍的标准以内确定其利率标准。
3、在有息借贷中,利率可以适当高于银行利率,但不得超过银行同期的同类贷款利率的4倍,即不得放高利贷。
4、出借人不得将利息计入本金计算复利,否则不受法律保护。
5、当事人因借外币发生纠纷的,出借人要求以同类货币偿还的,可以准许。借款人确无同类货币的,可以参照偿还时的外汇牌价折合人民币偿还。出借人要求支付利息的,可以参照中国银行外币储蓄利率计息。
3注意诉讼时效
民间借贷大部分发生在亲友之间,很多人并没有硬性要求还钱时间。因此一些债务人可能就会利用对方的宽容心理而采用赖账、久拖、回避的方式逃避债务。关于普通债权的诉讼时效是2年,在约定的最后还款期限的后两年必须向借款人追要借款,否则,一旦超过诉讼时效,即使诉诸于法院也可能因为超过诉讼时效而丧失胜诉权。